已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未成年多少歲需要負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沒有年齡限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jiān)護人盡了監(jiān)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chǎn)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chǎn)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jiān)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jiān)護人的除外。
行政責任: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未成年人多大要負刑事責任
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首先其年齡要達到我國規(guī)定的刑事責任年齡。而在這個年齡中,包括了一部分的未成年人。也就是說,對于一部分未成年人,要是其事實了犯罪行為的話,也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
1、完全負刑事責任
年滿十六周歲的公民,不管犯任何罪都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
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是: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注意: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2、減輕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在承擔刑事法律責任過程中會減輕其處罰。
3、相對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犯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種犯罪的,需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但是,這八種犯罪是指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例如14到16周歲不對綁架罪承擔刑事責任,但如果在綁架行為中造成被綁架人重傷或者死亡的,則分別根據(jù)情況給予故意傷害(致死)或故意殺人罪進行刑事處罰,而非不承擔刑事責任。
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是:根據(jù)我國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不負刑事責任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觸犯了什么罪,法律都不會追究其刑事責任。
若是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那么就是其實施了犯罪行為的,那么也是不用負刑事責任的。而要是屬于14周歲到16周歲的未成年人,則只需要對一些重罪負責任。當然滿了16周歲的話,就需要負完全的刑事責任了。
法定多少歲不負刑事責任?
法定14周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不滿14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即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gòu)成犯罪。刑法理論稱之為絕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
刑事責任年齡如何計算
一律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并且應自行為人出生的年、月、日起按日為單位計算實足年齡。例如,“不滿14周歲”,包括周歲生日在內(nèi),“已滿14周歲”則應從周歲生日之第二天起計算,其他不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均應依此計算。有人提出責任年齡應當按全國普查用的周歲年齡對照表以公歷6月30日前、后為標準時間計算,這是不合適的。人口普查的年齡統(tǒng)計方法和刑事責任年齡的計算,二者法律性質(zhì)不同,決不可混為一談。還必須指出,刑事責任年齡指的是實施犯罪時的年齡,而不指破案或?qū)徟袝r的年齡。責任年齡的確定是刑法中的重大問題,它直接涉及到刑罰懲罰范圍,涉及到是否從輕、減輕處罰,如果一個人尚未達到法定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即使行為人在客觀上造成了嚴重結(jié)果,也不能追究刑事責任。正確理解刑法關(guān)于責任年齡的規(guī)定,對于正確定罪量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當代的社會,目前如果要對相關(guān)的人員進行刑事方面的懲罰的話,肯定是需要符合我們國家法律當中所規(guī)定的犯罪的構(gòu)成要件,而且必須要有相關(guān)的刑事責任能力,比如說未滿14周歲的人觸犯,我們國家刑事法律規(guī)定的話,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jù)
《刑法》
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 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一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3)七十周歲以上的;
(4)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規(guī)定
法律主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傳播的方式以及速度,讓很多孩子過早接觸到社會負面信息,又因為缺乏主觀判斷意識,很多可能就造成錯誤引導,從而引發(fā)犯罪。一、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1、《刑法》第17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2、《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一)自身原因青少年自身法制素養(yǎng)的高低是決定其是否違法犯罪的關(guān)鍵。一些青少年自身抵御能力差,法制觀念淡薄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二)家庭原因父母是孩子的家庭教師。而許多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經(jīng)常打罵孩子,缺乏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子女染上惡習,父母沒有及時糾正;父母離異導致孩子得不到有效的監(jiān)管等都是重要的原因。(三)學校原因?qū)W校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會、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現(xiàn)在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教育手段方式欠佳(如對學生區(qū)別對待)許多學校成績的好壞決定受老師重視的程度,導致許多學習上的差生產(chǎn)生破灌破摔,厭學、輟學等不良情緒,而這種不良情緒的堆積往往成為反社會人格形成的一大誘因。2、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學校缺乏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很多青少年學生不知什么是違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四)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關(guān)照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誘因,重點說一下這個原因。對未成年犯罪從寬處理,不適用死刑,采取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是考慮到未成年人還處于智力發(fā)育不成熟階段,生理和心理還未發(fā)育完善,認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較脆弱,因此在制度上對未成年犯罪不是那么嚴格和苛刻,給予了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一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但是,刑法的這一價值取向在現(xiàn)實中是扭曲的。很多未成年人是以“我是未成年人,刑法也不能把我怎么樣”的心態(tài)作出犯罪行為的,某種程度上強化了未成年人的犯罪意圖。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1、犯罪類型相對集中,但亦有多樣化趨勢。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類型相對集中于侵犯公民人身權(quán)利、民主權(quán)利、侵犯財產(chǎn)犯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罪名大多為盜竊、搶劫、搶奪、故意傷害、強奸、尋釁滋事、聚眾斗毆、敲詐勒索等。此外,未成人年人犯罪案件類型有了新的動向,出現(xiàn)了吸毒、販毒、強迫賣淫、傳播淫穢物品、詐騙、綁架罪等犯罪類型。2、共同作案占比高,團伙犯罪日趨明顯。未成年人盲目隨從,易拉幫結(jié)派,在作案時存有恐懼心理,往往依仗人多勢眾相互壯膽,尤其是搶劫案中,大多是二人以上共同作案,其作案地點一般選擇在學校附近或自由市場等繁華地段,所采取的作案手段通常是言語威脅或拳打腳踢等行為,多數(shù)是由流氓行為或不良惡習而發(fā)展演變?yōu)榉缸镄袨榛虺中祿尳僮靼浮?、犯罪主體年齡越來越小,呈低齡化趨勢。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物質(zhì)條件的改善,信息媒介傳播作用的發(fā)揮,未成年犯罪的年齡已經(jīng)由上世紀80年代16.7歲下降到14.5歲,甚至更早,但是,由于處于該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大多年幼無知,做事容易沖動且手段殘忍,無所顧忌,往往造成極其惡劣的后果。此外,未成年人文化程度偏低,普法教育范圍過窄,也造成了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從而沒有守法的意識,并在年齡上呈現(xiàn)低齡化的特點。4、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均文化素質(zhì)低,法制觀念淡薄。未成年犯罪人年齡層次相對集中,大多為16至18周歲,初中及以下為主要群體,農(nóng)民比例最高,無業(yè)人員或?qū)W生犯罪亦比較突出,尤其近兩年來學生犯罪數(shù)量有所增加。絕大多數(shù)為男性。他們中許多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過早離開校園,缺乏必要的道德和法律教育,法律知識十分貧乏。希望上文的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的內(nèi)容會有所幫助。
法律客觀: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關(guān)于確定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年齡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把被告人犯罪時的年齡作為重要事實予以查清。法律文書中要寫明未成年被告人出生年、月、日。對于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guān)系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二、關(guān)于刑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適用根據(jù)刑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犯殺人、重傷、搶劫、放火、慣竊罪或者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具體確定已滿14歲不滿16歲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應根據(jù)案件情況慎重考慮。(一)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被脅迫、誘騙參與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屬于犯罪預備、中止、未遂,情節(jié)一般的,可以免除處罰或者不認為是犯罪。(二)以下情形,可以不認為是犯罪:1、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使用語言威脅或者使用輕微暴力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用品或者錢財?shù)?2、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盜竊財物,數(shù)額剛達到或者略過“數(shù)額巨大”標準,而其他情節(jié)輕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盜竊近親屬的財物,其親屬不要求對被告人定罪處罰的;3、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fā)生性行為,情節(jié)輕微、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三)未成年人在年滿14歲以前和已滿14歲不滿16歲期間都實施了刑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應當對其已滿14歲不滿16歲期間實施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而不應將年滿14歲以前實施的行為作為犯罪一并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滿16歲前后都實施了刑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犯罪行為,應當對其年滿16歲以后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而不應把年滿16歲以前實施的行為作為犯罪一并追究。三、關(guān)于對未成年罪犯刑罰的適用對未成年罪犯適用刑罰應當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一)剝奪政治權(quán)利刑的適用對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的未成年罪犯,除依法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以外,一般不附加判處剝奪政治權(quán)利刑。對于未成年罪犯,不應單獨適用剝奪政治權(quán)利刑。(二)從輕、減輕處罰的適用對未成年罪犯依法從輕處罰,應當在法定刑范圍內(nèi)判處相對較輕的刑種或者相對較短的刑期;依法減輕處罰,應當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刑罰。在具體量刑時,不但要根據(jù)犯罪事實、犯罪性質(zhì)和危害社會的程度,還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動機、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或者慣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節(jié),以及犯罪后有無悔罪、個人一貫表現(xiàn)等情況,決定對其適用從輕還是減輕處罰和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幅度,使判處的刑罰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三)緩刑的適用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犯罪后有悔罪表現(xiàn),家庭有監(jiān)護條件或者社會幫教措施能夠落實,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適用緩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適用緩刑:慣犯、有前科或者被勞動教養(yǎng)二次以上的;共同犯罪中情節(jié)嚴重的主犯;犯罪后拒不認罪的。(四)免予刑事處分的適用未成年罪犯中的初犯、偶犯,如果罪行較輕,悔罪表現(xiàn)好,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應適用刑法第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免予刑事處分:預備犯、中止犯、防衛(wèi)過當、避險過當、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以及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現(xiàn)的。對免予刑事處分的,可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jié)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建議有關(guān)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五)對未成年罪犯的減刑、假釋1、未成年罪犯認罪服判,遵守教育改造規(guī)范,積極學習文化和生產(chǎn)技能,可以視為“確有悔改表現(xiàn)”。未成年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xiàn)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予以減刑;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未成年罪犯,認罪悔罪,并有真誠悔罪的實際行動,也可予以減刑,同時相應地縮減緩刑考驗期。2、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未成年罪犯,二年期滿,符合減刑條件的,應即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為十五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對確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為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xiàn),一般一次可以減一年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現(xiàn),一般一次可以減二年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對確有悔改并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期限的限制。對未成年罪犯減刑時,原判附加剝奪政治權(quán)利的刑期可以一并酌減,但酌減后的剝奪政治權(quán)利的期限,最短不得少于六個月。3、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一般執(zhí)行一年六個月以上方可減刑;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一般執(zhí)行一年以上方可減刑;兩次減刑之間一般以間隔六個月以上為宜。對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不受上述規(guī)定時間的限制。對未成年罪犯減刑后,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予以假釋。4、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xiàn),不致再危害社會,接受教育改造表現(xiàn)突出的,可以適用刑法第七十三條關(guān)于“特殊情節(jié)”的規(guī)定予以假釋。但對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主犯、慣犯、累犯和罪行特別嚴重的未成年罪犯假釋,應當從嚴掌握。5、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間已成年,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獄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因余刑不滿二年繼續(xù)留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zhí)行刑罰的,對其減刑、假釋,仍然可以適用對未成年罪犯的從寬標準。四、關(guān)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原則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原則與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同。賠償責任一般應當由未成年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承擔。未成年被告人有個人財產(chǎn)的,應當由本人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監(jiān)護人予以賠償,但單位擔任監(jiān)護人的除外。五、關(guān)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已失效,以下簡稱《決定》)的適用問題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未成年罪犯,逃跑后或者刑滿釋放后重新犯罪時已滿18歲的,應當適用《決定》處罰;重新犯罪時不滿18歲的,一般不適用《決定》。未成年的勞教人員解除勞動教養(yǎng)后三年內(nèi)或者逃跑后五年內(nèi)犯罪,如果犯罪時已滿18歲的,應當適用《決定》;如果犯罪時仍不滿18歲的,一般不適用《決定》。因不滿16歲不處罰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的未成年人,在收容教養(yǎng)期間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不適用《決定》。
是不是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用負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十七條: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注意: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guān)法律知識
-
單位犯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是否成 ...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行為是違法的嗎?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行為是違法 ...
2023.12.28 11:18:42
-
立案調(diào)查期間犯罪怎么辦
作為一個法律問題,立案調(diào)查期間犯罪如何應對是當事人和律師需要重視并 ...
2023.11.21 11:20:28
-
2024年租賃糾紛中介怎么處理? ...
租房和中介遇到糾紛怎么解決
1、法律主觀:租房中介糾紛解決方 ...
2023.12.15 11:54:28
-
股權(quán)轉(zhuǎn)讓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 ...
股權(quán)轉(zhuǎn)讓前公司債務該如何承擔?
一、 股權(quán)轉(zhuǎn)讓 前 公司債務 ...
2023.12.28 11:14:34
-
未成年人犯罪哪些刑種是不適用的
2024.01.11 01:44:36
54人閱讀
-
構(gòu)成擅自設(shè)立金融機構(gòu)罪了需要承擔什么刑事 ...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未經(jīng)國家有關(guān)主管部門批準,擅自設(shè)立商業(yè)銀行 ...
2024.01.10 14:04:35
791人閱讀
-
當眾辱罵他人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當眾辱 ...
2024.01.10 08:07:33
586人閱讀
-
未成年人在學校受到人身傷害如何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gòu)學習、生活期 ...
2024.01.08 15:31:46
733人閱讀
-
開車撞死人了都要承擔怎樣 ...
律師咨詢律師
開車撞死人了都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百萬購車補貼開車碰死人了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法律主觀:開車撞死人 了如果負主要或全部責任就 構(gòu) ...
2024.01.08 12:31:12
475人閱讀
-
公司未簽勞動合同要承擔怎 ...
律師咨詢律師
公司未簽勞動合同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法律客觀:企業(yè)不簽勞動合同將承擔以下法律風險:一、未簽合同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 ...
2024.01.07 20:28:30
782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qū)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jù)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yǎng)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