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簽訂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未成年簽訂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未成年簽合同有沒有法律效應
【法律分析】:未成年簽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與未成年人簽的合同是否有效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時的未成年有權依照合同自由原則訂立合同,和他人簽訂合同并不違法,只要合同沒有其他效力瑕疵的,合同就是有效的。
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他們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此時未成年可以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如作為受贈人簽訂贈與合同。其他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合同有效,法定代理人拒絕追認的,合同無效。
3、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原則上無權訂立合同,但是如果訂立的合同被其法定代理人追認,則合同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即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并不知道對方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未成年買東西合同生效嗎
未成年買東西是否有效取決于年齡。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八歲以上未成年人買東西的行為,視為已獲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默示允許,可認定其給付行為有效。 如果是八歲以下,那么購買東西是無效的。
【法律分析】
限制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不能認清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親自實施與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行為后果。超出智力、精神狀況的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界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主要標準是年齡和精神狀況,因為一個人的年齡與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發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聯系。從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為能力是其獨立做有效之法律行為的資格,這種資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認知能力決定的,而年齡是自然人獲得認知能力的最基本條件。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屬于心智健全,主要依據自然人的認知能力來判斷,這一標準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而設定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未成年簽合同有沒有法律效應
1、未成年人不滿8周歲的,原則上訂立的合同是無效的。但是經過法定代理人追認則有效。2、年齡在8-16周歲的未成年人,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是有效的,其余合同還是需要經法定代理人追認之后才有效。3、已經年滿16周歲,只要合同沒有其他效力瑕疵的,合同就是有效的。
【法律分析】
與未成年人簽的合同是否有效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時的未成年有權依照合同自由原則訂立合同,和他人簽訂合同并不違法,只要合同沒有其他效力瑕疵的,合同就是有效的。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他們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此時未成年可以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如作為受贈人簽訂贈與合同。其他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合同有效,法定代理人拒絕追認的,合同無效。3、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原則上無權訂立合同,但是如果訂立的合同被其法定代理人追認,則合同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即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并不知道對方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首先,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的協議。合同的成立必須具備如下條件:1、存在雙方或多方訂約當事人。2、訂約當事人對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3、合同的成立應當具備要約和承諾二個階段。其次,對于已經成立的合同,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效要件,才能產生法律拘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不出資金的股東如何入股? 不 ...
合伙人不出錢出力該怎么分配股權
1、當事人投資,但是不參與經 ...
2023.11.27 17:38:59
-
借車給他人發生事故車主是否擔 ...
車主將車借給別人發生事故車主責任
車主將車借給別人發生事故, ...
2023.12.27 14:38:31
-
未成年發生性問題(未成年發生 ...
2023.10.16 11:42:53
-
民法典規定不得收取電梯費(民 ...
一、什么是民法典的電梯費?
民法典是我國民事法的總稱,其中涉 ...
2023.10.11 13:58:57
-
-
-
-
離婚房產給未成年孩子是否可以(離婚房產歸 ...
法律客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七十條夫 ...
2024.01.05 23:57:48
792人閱讀
-
-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