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會判幾年(重婚罪會判幾年刑)
重婚罪最多判幾年
重婚罪最多判2年。
重婚罪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構成重婚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屬于重婚的情形:
1、法律上重婚,指有配偶的人與他人登記結婚,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
2、事實上重婚,即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系。
重婚罪的立案標準如下: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后又與他人登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后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無效婚姻:
1、重婚;
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3、未到法定婚齡。
申請撤銷婚姻具體程序如下:
1、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婚姻申請的,人民法院審查后確屬應撤銷情形的,應當收繳雙方的結婚證書并將生效判決書寄送當地婚姻登記機關;
2、向婚姻登記機關提出撤銷婚姻申請的,應當出具下列證明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結婚證;
(2)要求撤銷婚姻的書面申請;
(3)公安機關出具的當事人被拐賣、解救證明,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能夠證明當事人被脅迫結婚的判決書。
綜上所述,重婚罪是指行為人違反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在有合法配偶的情況下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所構成的犯罪。重婚罪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要坐幾年牢?
在中國,重婚屬于刑事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重婚罪的判決標準如下:
1. 有配偶而在他人配偶還未死亡或者離婚之前與他人又結為夫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有兩個以上的配偶的,以情節嚴重者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重婚罪的刑罰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重婚不僅是刑事犯罪,也是違反社會倫理和道德規范的不良行為。為了維護家庭的穩定,我們應當恪守婚姻道德,珍惜家庭和睦。
重婚罪判幾年?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重婚罪的判刑標準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中,如果情節較輕的,可以免于刑事處罰。
但是如果重婚者通過偽造文書或者詐騙等手段實施重婚,可能會被判處更重的刑罰。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重婚并非那種嚴重的犯罪,但它涉及到人的婚姻權益和社會公序良俗,一旦發生,常常會嚴重傷害家庭成員、配偶等當事人的感情和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應該堅守道德底線,倡導信仰婚姻、尊重法律,維護社會穩定和幸福。
我國重婚罪判多少年
我國重婚罪判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的違法行為,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他人登記結婚的違法行為;夫妻一方的配偶權遭受損害,可以在婚內請求相關救濟的權利以及另一方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具體包括:比如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或者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但一方阻止醫治,那么另一方可以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夫妻一方婚內遭受家庭暴力時,另一方可以采取相應的救濟方式;夫妻一方婚內出軌,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另一方可以采取留存對方出軌證據,追回對方贈與第三方的財物等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及夫妻一方存在重婚行為時,應當受到相應懲罰,另一方享有請求救濟的權利。
重婚罪地的種類如下: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姻;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綜上所述,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即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婚姻關系;構成重婚有兩類人,第一類是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或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第二類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與之登記結婚,或者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其中,第二類人構成重婚要求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事先知道,或者事后知道而繼續保持婚姻關系,則屬于“明知”。反之,不知道、受欺騙,則不構成重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可以判多少年
法律主觀:
重婚罪通常判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拘役,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 重婚行為通常表現為有配偶的人再與第三者建立夫妻關系,重婚行為人可以是單方面的,可以是兩個人的。 犯重婚罪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自訴或者提出公訴,人民法院經過審判,認定犯罪事實成立,對重婚的犯罪嫌疑人應當依法判處刑罰。
法律客觀:
《刑法》第四十二條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第二百五十八條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判幾年的法律規定
法律主觀: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 結婚 的,處2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法 》的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 同居 或者結婚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 可以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和現役軍人的配偶同居或重婚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條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判幾年呀
一、重婚罪需判多少年
1、禁止重婚行為的,所以有關于重婚的規定。刑法也規定重婚罪的罪名,具體是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自己知道他人有配偶還堅持與之結婚的,構成重婚罪,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法律條文還規定具體重婚的情形,重婚行為人可以是單方面的,也可以兩個人的。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二、去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主要有哪些
1、去法院起訴
法院離婚程序第一步,起訴。起訴需要的材料有:起訴書及起訴書副本、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居住證明引起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的證據材料、提供子女的基本情況和撫養狀況的證明等材料。
2、法院審理階段
,這是法院離婚程序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程序。
立案,法院在接到起訴狀后,符合立案條件的,法院會在立案后5個工作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給您的配偶。您的配偶在接到起訴狀副本后,15日內提交答辯狀。
調解,在審理離婚材料后,法院不會立即進行庭審,而是在庭審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才會開庭審理。
開庭審理,在法院開庭審理中,具體的流程有: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是否回避;之后,開始法庭調查,詢問當事人和當事人陳述;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詢問證人,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詢問鑒定人,宣讀鑒定結論;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勘驗筆錄。之后,開始法庭辯論,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雙方互相辯論。
重婚罪判幾年
重婚罪要判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是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是一種觸犯法宴升律的行為,重婚也是婚姻無效的法定事由。受害者向人民法院自訴或者公訴,人民法院認定重婚者重婚事實成立,會被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時重婚者與他人之間的婚姻關系無效。
要取得重婚罪證據必定要從它的犯罪行為方面出發,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晌坦老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信碼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九條
【破壞軍婚罪】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者結婚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強奸罪】利用職權、從屬關系,以脅迫手段奸淫現役軍人的妻子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重婚罪判幾年
重婚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刑法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重婚罪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01〕30號)第五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p>
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司法解釋中,以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時間作為認定“事實婚姻”與“非法同居關系”的時間界限,只在于解決婚姻家庭民事糾紛中的“事實婚姻”與“非法同居關系”的民事法律問題。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涉及到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刑事
法律問題,便不可能存在“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而按事實婚姻處理的做法,也不可能會要求其“補辦結婚登記”,因為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的,不論該種行為是否發生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均絕對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
實際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后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1994年12月14日]已作出明確答復:“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1月12日國務院批準,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發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p>
(三)民事依據
婚姻法律制度應當設置對無過錯方的損害賠償制度,在立法上明確規定因重婚罪造成無過錯方損害的,應當得到賠償。中國《婚姻法》第46條第1項規定:“因重婚的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由此體現了對無過錯方損害的經濟補償。這對無過錯方具有補償性,對重婚者則具有懲罰性。
重婚罪判幾年
犯重婚罪一般判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謂重婚罪,是指行為人違反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在有合法配偶的情況下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所構成的犯罪。
常見情形: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后又與他人登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后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分居拖著不離婚對誰有利?分居 ...
本文將會從專業法律角度分析解讀分居拖著不離婚對誰有利的相關知 ...
2023.09.07 15:59:22
-
重婚罪公安不立案(重婚罪公安 ...
為什么重婚案件公安立案不處理呢?
公安立案不處理有很多原因, ...
2023.12.28 11:16:50
-
一年的工作日有多少天(1000個 ...
問題答案大致給出:一年的工作日通常有260天,而根據這個數據,1000個工 ...
2023.11.06 18:18:20
-
分居六個月可以起訴離婚嗎?分 ...
本文將會從專業法律角度分析解讀分居六個月可以起訴離婚嗎的相關 ...
2023.09.07 15:58:19
-
曝光別人的聊天記錄犯法嗎(曝光別人的聊天 ...
曝光別人的聊天記錄算違法嗎法律分析:曝光別人的聊天記錄犯法,曝光別人的聊天記錄侵犯了別人的 ...
2024.01.05 19:44:54
316人閱讀
-
-
重婚罪的訴訟時效是怎么計算的(重婚罪訴訟 ...
重婚罪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法律主觀:我國刑法關于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規定第八十七條:【追訴期 ...
2024.01.05 11:48:59
115人閱讀
-
-
合同詐騙30萬判刑多少年?合同詐騙30萬退贓 ...
3、詐騙40萬退還全部能判多少年詐騙四十萬元屬于數額巨大,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 ...
2023.11.27 12:37:44
20人閱讀
-
合同詐騙300萬退款能緩刑嗎?合同詐騙30萬 ...
2、法律主觀:詐騙行為人詐騙他人財物,數額達到八萬元的,有積極退贓情節,是可以被人民法院判 ...
2023.11.23 18:34:01
195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